Skip to content

Category: 📚 SFaBB

CulRev 文革:复杂的成因

2016.5.13 / 2024.10.09 | 宁馨 焦点对话:  文革专题之一: 文革成因, 并不简单的话题?  华盛顿 — 今年是文革发生五十周年。五十年前的5月16号,中共政治局发出的“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革开始的标志。为此今天的焦点对话进行文革专题讨论,探讨一下: 中国官方文革史, 为何误区重重? 文革的受害者群体, 为何保持沉默? 文革阴影, 为何至今笼罩中国? 文革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但是直到今天,有关其成因仍然众说纷纭。政治制度说,历史传统说,权力斗争说,各有争论。不过,许多专家的共识是,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不仅是文革发生的导火索,也是贯穿文革始终的主线。毛泽东的政治野心是不是文革发生的最大原因?除了政治制度与中共高层,整个民族对于文革的发生有无值得反思之处? 参加讨论的四位嘉宾是: 中国民间学人,独立评论人士王康先生; 中共党史学者、《晚年周恩来》一书的作者高文谦先生;专栏作家,政治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 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先生。 高文谦表示,毛发动文革,就是因为“大权旁落”,可以说,文革就是毛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一场夺权运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就是为了乱中夺权。夺权总要师出有名,文革秀才为此总结出“继续革命”的理论,来运动愚弄民众。文革十年是一部夺权和反夺权的历史,权力斗争贯穿整个文革的全过程,始终是一条主线,路线斗争为表,权力斗争为里,文革以打倒彭罗陆杨开始,以粉碎四人帮告终。所谓“理想主义”的说法,是经过文革秀才的包装,概括出所谓“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毛发动文革寻找说辞,运动愚弄民众,后来又成为中共官方为毛遮羞的依据,用“理想主义”来掩盖毛的文革罪责。 程晓农表示,关于文革发生的原因,用政治制度来解释,只触及表象,因为所有相同制度的共产党国家只有中国、苏联有文革,但苏联的文革仅限于文化领域,而且不是彻底否定西方文化,而中国的文革却把整个国家翻了个底朝上。用权力斗争来解释文革,只是强调了毛的手段,而模糊了毛的动机。我的看法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就是帝王心术支配下对自己的历史地位因大跃进失败而动摇感到恐惧,所以想消灭党内可能否定自己的任何势力,文革中的权力斗争和群众运动都是达到这个目的之手段。至于说毛泽东发动文革是为了理想主义,那是为了美化毛泽东文革意图的托词。所谓的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其实就是大跃进时期毛推行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政策,即人民公社制度,一实验就一败涂地,导致3千万农民饿死,中国陷入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毛的失败,说到底是共产党信奉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失败;文革时期毛泽东仍然试图再度复兴这种乌托邦,最后还是失败了。荒谬的理想祸国殃民,毛泽东执政28年,就栽在这上头。…

PLA: 参军是普通孩子一条很好的出路

2024.9.23 参军是普通孩子一条很好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呼中区委员会宣传部官方澎湃号 2023-02-10 | 黑龙江 近年来,参军当兵热情一直很高,除了实现报国理想外,其实当兵也是普通孩子的一条很好出路。当然,对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来说,同样也是很好的出路。 小编梳理了六条不同的出路和方向,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一、努力争取当个军官。当军官成为很多热血青年入伍当兵的梦想,因为谁可能都有指挥千军万马,沙场点兵的憧憬。 从士兵成为军官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当兵的第二年报考军校,参加全军统一考试,符合要求后上线就能去。二是大学毕业生士兵在第二年时可以提干,需要是优秀士兵。三是优秀士兵保送入学,需要是班长、党员加立功。 二、当个军士相对容易。当完两年义务兵后,也可以选改军士,军士就是以前的士官。 军士大多担任分队长、班长、副班长或技师的职务。现在军士待遇也越来越好,每年能休假探亲,工资收入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不低,初级军士每月大概有五六千块左右。每年随着军龄和级别增长还会提高。 当士官的另一种方式,可以在义务兵第二年的时候,报考军队士官院校,也是上军校,是培养士官的军校而已。这个难度比报考军官要小一些。 三、转业到地方安置工作。当兵满一定年限后,也可以选择转业安置到地方工作,通常是安置到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士兵想要转业,通常是需要干满12年才符合条件,也就是需要干到现在的二级上士,就是以前的上士。 客观地说,通过当兵然后再转业,比直接在地方去报考这些岗位要容易多了。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说考公务员了,就是想要考进事业单位,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四、退役后逐月领取退役金。2021年底施行的《退役军人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办法》,将军士也纳入了逐月领取退役金的对象,对军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因为以前是没有这个政策的。 只要符合18年军龄的军士(大学生毕业入伍的军士年限要求还要短些),相当于只用干到一级上士以上,退役时就可以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每月能领到四五千块钱左右。 五、退役时报考地方公职人员。在《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中,明确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时,可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招录符合职位要求、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除了边疆、民族地区外,很多地方,也会拿出一定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岗位,尤其是政法系统岗位,定向招录退役士兵。这个就看每个地方的当年具体政策了,机遇也是一方面。 六、复员可领一笔复员费。如果以上方式都没选到,那就是满服役期后直接退役复员了。复员相比转业或者逐月领取退役金,有一个明显好处,那就是一次性的复员费会多出不少。 根据军士级别的不同,服役年限的不同,退役复员费也大不相同,高级军士能拿到上百万。 当然,如果只是当了两年义务兵就退役,那一次性退伍费也是不多的,毕竟两年义务兵是在尽国防服役的义务。不过,退伍费是次要的,在部队锻炼两年的意义是更重要的。 参军入伍,无论选择哪条发展方向,都是保家卫国作奉献,对每一个军人来讲,这才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2023年上半年征兵工作12月1日全面展开,参加上半年应征的广大青年可尽快登陆全国征兵网进行报名。 郑重提醒:请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基层干部群众转发通知符合条件的男青年完成预征登记,否则影响升学、考公、出国等!…

常德道 & 桂林道

21 Changde Dao is half a block east to Guilin Dao / Road in Tianjin, China. 天津市常德道和桂林路的交叉处 785:  孙女士,护士, 天津儿童医院院长范权的妻子, 家住天津市常德道 和桂林路的交叉处. 1966年8月下旬被红卫兵打死. 范权早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65年, 范权下乡在蓟县“农…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4.9.18 中国共产党新闻 >> 资料中心 >> 历次党代会 >> 第九次(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什么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

Retrieved 2024.7.28 中国共产党对婚姻家庭法的重视可追溯到革命年代。1931年,毛泽东亲自签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便明确提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等原则,这些内容成为后来新中国制定《婚姻法》的重要参考。 1948年9月20日至10月6日,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期间,刘少奇对邓颖超等中央妇委的同志说:“新中国成立后,不能没有一部婚姻法,我们这么个五亿多人口的大国,没有一部婚姻法岂不乱套了?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中央妇委,你们马上着手,先做些准备工作。” 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刘少奇到会作重要报告时再次强调:“现在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你们现在就要组织力量起草新婚姻法,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会议结束后,中央妇委立即成立了由邓颖超主持的婚姻法起草小组,小组成员都有着丰富的妇女工作经验,对广大妇女的疾苦有着很深的了解,她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围绕法律条文展开了详尽的讨论。 起草小组成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罗琼在写给《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信中回忆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央妇委拟定出了婚姻法初稿。大约一九四九年三月初稿即从西柏坡带进了刚解放的北平。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同志把初稿送交党中央。经过中央书记处讨论修改后,由党中央转送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之初,封建婚姻制度与男尊女卑思想仍广泛存在,不幸的婚姻缠绕着无数中国家庭。据统计,从1949年7月至次年3月,仅在河南的部分县市,便有122名妇女被夫家杀害或被逼自杀。社会对婚姻法的需求愈发迫切。 在经历了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后,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终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于5月1日正式实施,一个“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开启了。 新中国第一部法律竟然是《婚姻法》——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记者进行的街头采访中,有受访者在得知正确答案后惊讶地说:“新中国百废待兴,我以为第一部法律会跟经济或政治有关。” 1950年5月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保证执行婚姻法给全党的通知》指出:“正确地实行婚姻法,不仅将使中国男女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从几千年野蛮落后的旧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可以建立新的婚姻制度、新的家庭关系、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社会道德,以促进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为了安定社会和保障人权,与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作斗争,改造旧式的婚姻家庭关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型的亲属关系的实际需要,新中国亟待一部新型的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马钰凤解释道,“婚姻家庭事关每一个人,婚姻家庭的稳定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 万事开头难,普及《婚姻法》 《婚姻法》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据当时华东司法部统计,仅1950年下半年的婚姻案件便超过4万件,其中多数是女方因无法忍受包办婚姻、重婚、家庭暴力等主动提出的离婚案。当时福建有位寡妇名叫倩英,年仅29岁的她竟已被迫守寡13年,在得知《婚姻法》“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后,她毅然决定与自由恋爱的对象结婚。她在给《人民日报》的信中写道:“我已经战胜了旧社会给我的一切无理的压迫。” 上海妇女周阿珍9岁时便做了童养媳,17岁结婚。她常年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打骂凌辱,1949年时曾试图自杀,幸而被人救起。1951年,阿珍用自己多年的积蓄给自己买了一只金戒指,丈夫朱宝龙便利用自己基层干部的身份污蔑阿珍是“反革命分子”,逼迫她向群众坦白,当月,阿珍自杀身亡。此时,《婚姻法》已经实施一年多,朱宝龙和他母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8年。 新中国《婚姻法》第一章第一条便开宗明义,“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时任司法部部长史良解释说,要从不平达到平,必须加倍扶植实际处在不平地位的妇女,才能真正走向男女平等。《人民日报》的社论表达则更直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是要推翻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支配。” 《婚姻法》颁布后虽成就斐然,但破除封建婚姻制度与男尊女卑思想并非旦夕之功。在其实施后3个月里,江苏某9个县仍有119名妇女被迫自杀或被打死。据当时《解放日报》报道,某些地方干部“故意拖延、为难,甚至干涉,压制离婚、结婚”。浙江金华有两位青年自由恋爱,却被村干部和民兵拘禁,说是“违反纪律”,女方愤而自杀;洛阳妇女王玉四次申请离婚,均被法院工作人员找借口不予受理,最终她惨遭丈夫杀害。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之后几年间,一场场宣传与捍卫《婚姻法》的运动在全国展开。1951年10月,4个检查组奔赴全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左右的《婚姻法》执行情况检查,了解了法律贯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一些违反《婚姻法》的犯罪分子受到了严厉制裁,以山西省为例,便有赵城县干部靳书田杀害妻子后被判处死刑、长治专区将15名杀妻罪犯判处死刑等案例。 1953年2月1日,周恩来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要求“展开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群众运动,务使婚姻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发生移风易俗的伟大作用”。一场持续数月的《婚姻法》宣传运动席卷全国,报纸、广播、电影、戏剧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介都被用于宣传《婚姻法》。当时广为流行的评剧《刘巧儿》中唱道:“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据统计,这次普法覆盖了全国70%左右的地区以及1.4亿成年人口。经过不懈努力,到1956年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自主婚姻。 2018年2月,来自山东潍坊农村的黄洪浩、孟桂兰老夫妻进城拍了一组写真照,作为他们二人的50年金婚纪念。孟桂兰告诉记者,他们结婚时,包办婚姻在当地已不常见。如今,黄老先生已经过世,他们的金婚纪念照依然摆在窗边。 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维系了家庭的和谐,奠定了社会发展的基础,其立法精神至今影响巨大。 一部“活”的法律 新中国首部法律《婚姻法》的诞生,在全球也算领先——意大利直到1970年,才立法允许离婚;我国香港地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彻底废除纳妾陋习。但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婚姻法》没有满足于已有成就,而是始终坚持自我革新,与时俱进,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这部法律已在1980年和2001年进行过两次修改,并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多个司法解释。 《婚姻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例如,1980年9月10日颁布的《婚姻法》,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条件。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曹子燕主任律师告诉记者:“1980年正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离婚实质条件的确立为社会大众追求婚姻自由、离婚自由提供了更好的保障。”…